|
11月12日,2018第二届中国(国际)Micro-LED显示高峰论坛圆满落幕。大会进行了精彩的圆桌会议。在南方科技大学刘召军教授、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发光二极管显示应用分会秘书长洪震的联袂主持下,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学郑有炓院士,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梁新清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华灿光电王江波副总裁,Google公司 Grace Lee,Mikro Mesa Technology陈立宜董事长,南京平板显示行业协会薛文进副会长等嘉宾就Micro-LED显示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之路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以下为圆桌论坛现场文字实录(部分内容有删减): 主持人
南方科技大学刘召军教授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发光二极管显示应用分会秘书长洪震
圆桌论坛嘉宾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梁新清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
华灿光电王江波 副总裁
Goole公司GraceLee
陈立宜董事长
南京平板显示行业协会薛文进副会长
1、Micro-LED产业需分步走
Q:对于Micro-LED显示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之路,您有什么样的见解和看法?(——主持人刘召军教授)
A:去年这个时候我做主题演讲报告时,国内外业界实际上对Micro-LED抱着一种观望的态度,能不能实现?一年下来变化比较大,特别是国内,国内去年是在观望,今年我们已经在行动了,这就是很大的变化。LED并不是那么神秘的东西,应该是可以手上拿着用的。Micro-LED怎么发展?目前来看,可能是两条路线,一条是直接做高阶的微显示,就是IT终端;还有一种,从产业角度,目前LED显示产业进入到小间距的阶段,而且国内的产值做得非常好,也有销往国外。基于这个状态,目前通过小间距进入Mini-LED,然后再到Micro-LED,分步走。分步走有什么好处?从我们国家来讲,我们国家的小间距LED企业很多,而且水平做得很高。第二,小间距、Mini-LED的技术壁垒不是太高,这样的话做起来会快一点。从Mini-LED的角度来促进Micro-LED产业的发展,这是从产业角度来说比较现实的办法。
主要是抓两方面,一个就是刚刚很多报告谈的,高端的大型显示。目前看虽然还停留在概念产品阶段,还没有真正的产品导入进来,但是,我想,到明年可能会有产品进来。这个产品价格比较高,但是是属于公共用品,价格高还有一点推广价值。特别是我们国家现在在搞生态建设,搞智能社会的发展,就很需要,特别是怎么样增强HDR效应,这个会很有发展前景。
另一方面,车载显示。我们国家对发展汽车已经很明确了,要发展新能源汽车,车有大公交车、小轿车,实际上车载显示也有很多发展空间,如车联网,即车与环境的互联,还有汽车的安全显示,尾灯的显示等。汽车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显示。柔性显示要用上,透明显示要用上,各种显示都要用上,车载显示如果能够完整起来,就带动了各种各样的显示模式。还有一个好处,现在新能源汽车刚刚起步阶段,干脆就一步就位,如果是老的车改造就不愿意。在新能源车方面,按照最新技术的发展来做。所以说汽车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对发展Mini-LED显示是很好的载体,而且可以带动各种显示模式。汽车显示如果用得好,再往下一步就是Micro-LED显示,从我们国家的显示行业来讲,小间距很有基础,我们国家在强调发展新能源汽车,有很好的机遇和条件,这两三年,在这两个领域可能会有很大的发展。
——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学郑有炓院士
2、Micro-LED应用方向为一大一小
Q:简单介绍一下我们这个行业,我们这个行业在2016年平均增长率是8.1%,2017年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我们的增长率达到28%,其中拉动最重要的是小间距和Mini-LED,小间距这个项目2017年是60个亿元,2018年从现在的数据来看,有可能破百亿,小间距这一块是以67%的速度在递增。我们这个行业也蛮热闹的。今天,是三个方向在这里聚集的一次重要大会,作为LED板块最重要的,并且一直跟着显示屏风风雨雨走到今天的华灿光电,它们的主业一直在显示屏、RGB上,请代表行业说一说。(——主持人洪震)
A:实际上在去年首届中国(国际)Micro-LED显示高峰论坛上,郑院士就讲过Micro-LED的应用方向为一大一小,现在还是这个理解。一方面从应用的角度来讲,从小的角度,例如说对智能穿戴、AR/VR,可以避开转移的困难,它的应用可能会走得比较靠前一点。另一方面,对于一个比较大屏的显示,国内从显示,从小间距到Mini-LED,然后到Micro-LED,整个技术是有一定的传承性,在大屏幕的显示,包括公共显示以及信息显示上也会有比较好的应用。当然希望有更大的市场,最大的市场会在消费电子上,但我们在消费电子的应用上需要解决更多的技术问题。
今天郑院士也讲到了,Mini-LED是介于小间距和Micro-LED之间,从应用上承接了小间距的应用,是PM显示的技术。但是从技术上又为将来Micro-LED的显示做准备,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可能会解决一些测试的问题,转移的问题,包括尺寸减小的问题。从华灿的角度来讲,我们一直专注于做外延和芯片,我们会从外延和芯片,从小间距到Mini-LED,到Micro-LED,在这方面做更多的工作,也希望将来跟转移的部分,跟应用的部分做更多的合作,解决整个行业需要解决的问题。——华灿光电王江波 副总裁
3、必须潜下心来思考该往哪边走
Q:请Grace Lee给大家展望一下,未来Micro-LED技术可以在哪些产品上得到发展?我们应该怎么做?(——主持人刘召军)
A:我想我今天不能完全代表谷歌来回答这个问题,毕竟我所属的部门是在发展VR/AR的部门,过去几年的发展,我们在VR上有很多的琢磨,各位可能不一定看得到我们实际上对外的东西,内部的研发不断在尝试。对于谷歌这样的科技公司,我们常会从产品的角度来思考,我们要怎么应用这个技术。今天看到这么多的研发动能,大家的积极度是非常好的。
我们部门为发展AR/VR领域,常会鼓励在大学任教的教授可以多多到研发部门,如果有好的研究成果可以来投稿,我们会给一些不错的领域发展,或者是帮落地研发的概念。当然,我们对于Mini-LED或Micro-LED,我的了解是,很多在业界的同仁们,因为科技或是技术的研发上当然是先Mini-LED,再Micro-LED。我也发现有些讲者今天也提到了,以后这种破坏式创新不一定会发生在大公司,如果是循序渐进的不断的去改进,很难说哪些新的技术突然出来就会取代。我们鼓励大家带这个部分多去发展,当你从产品的出发点去思考,这个产品最需要的技术是什么时候,不会从原来的这些路去发展,这部分是大家在同心协力往某个产业研发的时候要非常注意的,有可能一个新的完全不同的方式出来就颠覆了一切。Micro-LED什么时候可以真正应用到产品,这是一个问题。既然是这样子,必须要潜下心来思考该往哪边走,而不是很快地出一个东西,这个东西不见得在五年后还是最好的。
——Google公司Grace Lee
Q:我是来自深圳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这个研究院刚刚成立,研究院成立的目的非常简单,跟今天Micro-LED讨论和大家期望的产业形势是完全契合的,研究院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利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产业资源,集中精力推动Micro-LED产业的高速发展,迅速实现新的显示领域产业化,研究院的目的有这几个方面:做全球全方位的产业整合;针对国内产业发展,集中一切的资源解决共性的技术难题;跟重点的企业合作解决企业的个性技术难题提供专门性的服务。想请问谷歌的Grace Lee,谷歌作为全球高技术的领导企业,在微显示或Micro-LED相关的领域,你们重点的研发内容,或者是说比较重大的战略目标是什么?(——观众提问)
A:其实我们的产品系列蛮多的,但是你说哪一个会是我们下一个可能会应用到Micro-LED的产品,这个现在是没有办法回答。但是我们的确是在看这个领域哪些方向才可以提供,因为我们现在并不急着寻找,这也就是为什么刚刚要请各位去思考一下,有很多东西我觉得现在还没有看出一个很明确的趋向。
4、革命,还是改良?
Q:陈立宜董事长今天说了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革命,还是改良?在小间距行业的定位是革命,如果不革命,我们跟照明一样,8.1%的增长率,整个行业的增长率起不来。非常希望您跟我们分享,这一年您是怎么调整目标的?也希望您给我们更多的未来前景。(——主持人洪震)
A:我坐在这个地方会感觉到后面LED屏幕的热度,热度来自于两个,一个是小间距的平起,相对来讲,应用目前有的机台跟生产技术,再往前推进就很容易做出来,要从这一步跨到Micro LED消费市场领域还有蛮长一段距离。如果进一步要做到Micro-LED,我个人认为目前产业整合的速度是偏慢的。我是觉得,Micro-LED要普及可能要五六年的时间,但是如果能够跟TFT产业结合的很好,资料跟资讯、知识可以流通,普及的速度就可以快一点。就目前来讲,我个人这一年来是倾向于没有那么乐观,这个理由在上午已经提过了,即便如此,我认为Micro-LED到最后如果没有办法变成消费电子领域,它还是可以坚守部分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