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应如何应对第四次工业革命
编辑:清风 [ 2016-7-7 15:39:10 ] 文章来源:LED大屏网
LED显示屏
 |
|
内容导航:
第四次工业革命将世界洗牌?
李东红表示,人类社会的进步,始终是一部世界各国你追我赶的发展史。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的上千年间,中国无疑是全球范围内强有力的引领者。英国学者彼得·马什考察发现,1750年,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产值中所占比重约为三分之一。
发端于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得制造业以英国为核心大规模地组织起来,西欧国家同中国的差距不断缩小。特别是,英国最终赶上并超过中国,成为全球经济实力最强国。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作为主要策源地的美国,借此机会超过了英国,成为新的头号强国。这一阶段,欧美等少数国家普遍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的格局形成。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美国的国际竞争力进一步获得提升,继续在世界各国中保持引领地位。
日本,在第三次工业革命最初的数十年间获得长足发展,跻身世界强国之列。同期,“西方发达国家”的概念为全球普遍接受,欧美日发达国家在迄今为止的数十年间保持着全球范围内的相对优势地位。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中国发展的步伐明显慢于西方各国,并最终被许多西方国家赶上和超过,这一过程发生在整个近代中国。列强在同期凭借经济与军事优势对中国的入侵,更令中国的经济发展雪上加霜。”李东红表示,新中国建立之后,我们一直在努力谋求“赶超”,以期充分提升中国在全球的竞争力,实现富民强国。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里建立起了非常完整的工业体系,这是在追赶西方发达国家进程中所取得的一项重要建设成就。
改革开放之后至今的30多年间,伴随着全球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持续演进,我国努力发挥改革红利、人口红利等的优势,在经济发展的各个层面大幅度缩小了同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并在某些产业领域赶上甚至超过了发达国家的水平。
李东红认为,面对第四次工业革命,欧美发达国家,无疑希望充分把握这次历史性的机遇,发挥他们在高端技术、高端人才和品牌等方面已经积累形成的优势,努力在新一轮全球经济增长中继续保持引领地位,甚至希望伺机扩大并巩固这种优势地位。在他们看来,智慧工厂、智能制造等时代的到来,使得廉价劳动力在生产制造中的地位显著下降,制造业将重新回归发达国家,拥有高科技技术、高技术人才的发达国家将再次在产业发展中全面居于主导地位,低技能劳动力将面临大规模失去工作的困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将因此加大,一国范围内的贫富差距也将可能因此而加大。
“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显然不会完全认可上述认识,赶超全球领先的发达国家的目标与努力从未发生过动摇。事实上,新的技术革命,常常会显著改变产业及社会进步的轨迹。在不少领域,以往的技术、人才等积累,会因技术的大变革而失去其固有的重要地位和价值,新兴国家和发达国家常常会,因此在许多领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李东红说,更进一步,之前的一些领先国家,会因为路径依赖而难以把握住一些新的机遇,后发国家却有可能因轻装上阵而更能抢先一步。
页码: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来源:LED大屏网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LED显示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