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RSS | |||
|
![]() |
从“LED技术升级的挑战”到企业阵营间的“策略对抗”,2016年LED市场竞技在资本整合与技术升级的双重助推下日益激烈。2017年,LED技术百花齐放,谁执牛耳?
早前,中村修二教授公开提及三项重点LED产业新趋势,包括MicroLED、激光照明与LiFi,也有氮化镓高功率器件HEMT的热议给从事LED外延与芯片技术者另一个春天。虽然这些技术还处于萌芽期,但是随着LED行业的成熟发展,这些新技术有望迎来广阔的市场,如同之前的植物照明和智慧照明应用。
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市场的推动。随着LED行业毛利率不断下滑,通用照明加速迈入稳定期,企业纷纷开始拓展新兴蓝海市场,UVLED被认为是LED的新一轮“盛宴“,备受市场和企业追逐。部分业绩增速强劲的LED上市公司布局,大多在维护原有国际、国内LED产品市场份额的同时,实施双主业乃至多主业的战略,积极开拓新的盈利增长点,而技术依旧是不少企业竞争的一大砝码。
例如应用在曝光机、打印机及印刷机三大市场的UVA-LED,多家机构预计到2018年中国市场规模可达到4.47亿元。而应用在医用、杀菌消毒/净化和生物监测的UVC-LED,仅空气/水净化模组市场预测规模将从2016年的1亿美金增加至2019年4亿美金。
目前,LED不但应用于LCD的背光模组、智能照明、户外大屏幕,而且微LED显示技术也正在引起世界各大企业与科研院所的重视。在LED制造中,除了衬底和晶片外,封装是LED技术中最重要的阶段。2017年LED行业如果有“大革命”,那么一定是围绕封装进行。例如2016年索尼推出CLED小间距产品,采用了高集成度的CELL封装技术。即不再以一组RGB为单元封装一个灯珠,而是多组,或者几十组RGB封装在一个单元中。2017年封装行业中扩大产能、更好的黑色支架和光学设计、更为精细的产品,以及可能的更高集成度规模的封装体结构,都是进步的方向。
与此同时,灯珠内部的晶体尺寸也在不断变小,甚至未来更小的产品不断发展。灯珠内晶片体积的小型化,本质就是灯珠结构的小型化。正是更小的晶片体积才导致了COB封装的更大意义:更为集成化和结构轻量化的产品组件。推动更小晶体和灯珠产品应用拓展的理由,不仅仅是技术进步、成本控制,还包括应用端的一系列变化,例如4K概念以及未来潜在的新应用开发。
未来,LED技术将会迅猛发展,但是离不开两个规律:“技术越来越先进”,尤其是光效的提升;“成本会越来越低”,尤其是在芯片,封装与电源成本的降低,当然还有灯具如何可以自动化的组装,减少人力成本。
总之,LED技术拓展之路还没有完结。2017年,市场规模增长可期、总利润增加可期、利润比下降也在意料之中。同时,行业上下游联动将更为紧密,包括技术和供给两个层面,LED产品都会更为依赖产业体系,而不是终端品牌单打独斗。